2019年7月6日,自治區感知技術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研究生一行16人,在重點實驗室主任房建東教授及實驗室王秀玲教授、田寶軍副教授,宋麗麗講師的帶領下,來到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草業研究中心四子王基地,開展現場參觀調研活動。
草業研究中心主任孫海蓮博士細致講解和介紹了基地建設情況,目前在物種多樣性修復方面所做的科研工作和技術進展。孫主任還特別介紹近年來,隨著現代遙感監測技術不斷創新,其在草原生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具有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系統性等明顯優勢,星空地聯動的動態監測技術及應用,在草地資源利用分析、氣象監測、病蟲害測報、植物多樣性與品質監測等多方面草業需求上,都將提供更精準、更智慧的決策依據,為現代草業發展增添新動能。隨后,邱曉博士詳細介紹了基地正在開展的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及其優勢種對增溫和降雨增加的響應與適應性研究,該項目以荒漠草原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溫度增加與降水增加及其規范效應對植物群落結構與功能、環境條件等產生的影響;伊風艷博士詳細介紹了國家農業環境四子王觀測實驗站的建設情況和數據采集特點。
此次現場參觀調研,使師生們對現代信息技術植入草原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認識,也進一步明晰了重點實驗室在利用人工智能、遙感遙測、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向和切入點,為促進草原、草業與現代信息技術多學科融合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供稿:自治區感知技術與智能控制實驗室)
上一條:我院“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隊赴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鎮鐵門更村開展社會實踐
下一條:我院教工積極參加2019年全校教職工排球比賽
【關閉】
內蒙古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