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至5月6日,由校學生工作委員會主辦、信息工程學院承辦的“學風杯”第十一屆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在金川校區舉行。校學生工作處處長翟熙偉、團委副書記金燕飛,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王凱,教務處王連波、張辰楠老師和信息工程學院負責人出席并觀看比賽。
本次競賽采用個人賽和團隊賽相結合的模式,有來自各個學院的406名學生報名參加個人賽,經過個人選拔賽最終有50支隊伍晉級參加團隊賽。團隊賽參賽選手3人一組,共同使用一臺計算機,在規定的4小時內選手針對試卷題目研究最優算法,通過編寫C/C++或Java程序解決11個實際問題,最終解決問題數量最多、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競賽中涉及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高等數學、數據結構、算法分析、數學建模、離散數學、數論、圖論、概率論、計算機幾何學、組合數學等多學科知識,對于強化和拓展學生的相關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具有重要意義。
競賽采用開放式賽場,競賽現場大屏幕同步顯示實時總體排名,參賽隊成員通力合作,各展所長,開場后15分鐘,彩色氣球開始在賽場上逐漸增加,賽場氣氛緊張而熱烈。經過兩場競賽的激烈角逐,產生個人賽優秀獎36名;團隊賽一等獎5支隊,二等獎10支隊,三等獎15支隊;最佳女隊1支隊。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學院、電力學院、化工學院獲優秀組織單位。入選本屆競賽前八名的團隊將于5月20日代表我校參加自治區級競賽。
評審組專家、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劉利民為大賽作點評并致閉幕辭。他指出,這項競賽極其考驗參賽選手在高壓之下用程序解決問題的能力,參賽選手不僅需要嚴密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扎實的計算機編程基礎,還需要經久不衰的參賽熱情和良好的團隊配合能力。大賽為參賽選手搭建了交流的平臺,開拓了視野,在日后的深造和求職道路上更受科研機構和公司的青睞,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收獲了與隊友們共同揮灑汗水所得到的友情與快樂。同時,他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及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此次大賽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學生在程序設計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和學習平臺,必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推動學校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全面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他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學要以此為新起點,爭取在更高級別的賽事中創造出更加優異的成績,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同學積極地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當中。






(供稿:團委)